•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聯繫
View Cart
Design Resources

Gen 4 碳化矽技術:重新定義高功率應用的效能和耐用性

Headshot of Dr. Adam Barkley, VP, Pow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dam Barkley 博士功率技術開發副總裁
Jan 22, 2025
  • Share On Facebook
  • Share On Line

Article

前言

此白皮書介紹 Wolfspeed 為高功率應用所設計的第四代碳化矽 (SiC) MOSFET 技術。Wolfspeed 以碳化矽創新的傳統為基礎,定期推出能重新定義產業基準的尖端技術解決方案。在 Gen 4 發行之前,第三代碳化矽 MOSFET 平衡了各種使用案例並成為其重要設計元素,為硬開關技術的全方位效能樹立了基準。

傳導損失、室溫 RDS(on),或 RDS(on) × Qg 等製造商會非常關注的品質因數 (FOM) 上,Wolfspeed 採取更廣泛且整合的方法。Wolfspeed 的設計理念將傳導損耗、開關行為、耐用度和可靠性皆達到最佳化,確保擁有全方位效能。Gen 4 MOSFET 延續這項承諾,提供更強化的指標,簡化系統設計,同時不影響 Wolfspeed 的堅固性與耐用度。傳導損失、室溫 RDS(on),或 RDS(on) × Qg 等製造商會非常關注的品質因數 (FOM) 上,Wolfspeed 採取更廣泛且整合的方法。Wolfspeed 的設計理念將傳導損耗、開關行為、耐用度和可靠性皆達到最佳化,確保擁有全方位效能。Gen 4 MOSFET 延續這項承諾,提供更強化的指標,簡化系統設計,同時不影響 Wolfspeed 的堅固性與耐用度。

Gen 4 MOSFET 針對汽車、工業和再生能源系統,展現出碳化矽技術的典範暨轉變。這些元件實現多樣化,可針對應用最佳化提供裸晶、模組和離散產品的長期藍圖。每款以 Gen 4 為基礎的設計,全力聚焦於三個效能向量:整體系統效率、卓越耐用度及低系統成本,上述層面都讓設計上能夠實現前所未有的效能和價值。

提高能效

提高能效

對於電動車 (EV) 牽引逆變器、工業馬達驅動器,人工智慧 (AI) 系統暨伺服器電源供應器等關鍵技術而言,將導通損耗降至最低至關重要。這些系統的運作其負載範圍很廣,通常會處於低功率狀態相當長的時間。降低導通損耗能夠提升整個負載範圍的效率,進而延長電動車的續航力、提高 HVAC 系統的能效等級,並因散熱需求降低而減少系統所需的冷卻成本。

硬開關應用

在硬開關的操作上,例如工業馬達驅動器、AI 資料中心的電源供應器,以及電網連接系統的主動式前端 (AFE) 轉換器中,減少切換損耗相當重要。

上述系統會在不同負載之下運作。它們有時會在短時間內以極高功率運作,但其產品週期中大部分時間都是處於較低功率。從效率的角度來看,將導通損耗和切換損耗降到最低有助於提升整個負載範圍的效率。例如,在電動車中,這代表特定電池可以達到更長的里程或續航範圍。

另外,降低切換損耗能帶來兩項主要優勢。首先,客戶可以提高切換頻率,實現更小、更輕、更具成本效益的磁性元件和電容器。或者,他們也可以透過減少散熱器設計而優先提高效率,透過更小的散熱器或降低冷卻需求進而降低系統等級成本。這些優勢並不相互排斥,客戶可以彈性地來根據其特定系統需求將其設計最佳化。

*閱讀應用說明,深入瞭解測量切換和導通損耗的相關資訊。

在圖 1 所示的 Level 3 DC 快充系統中,AFE 將轉換器連接到電網上。其將電網電壓轉換為穩定的直流鏈電壓,然後用於為電池充電。與規模更大且效率較低的 IGBT 不同,碳化矽分立器件和功率模組能夠在更高的頻率和溫度下運作,同時降低了散熱需求,能夠降低損失並提高效率。

Simplified block diagram showing a Level 3 DC Fast Charger
圖 1:Level 3 DC 快速充電器簡化示意圖

Gen 3 與 Gen 4 MOSFET 效能比較

無論硬開關還是軟開關,將導通損耗降到最低在所有功率電子應用中都極為重要。導通損耗主要是因功率 MOSFET 的導通電阻 (RDS(on)) 而來,其在操作狀態下所需的電流等級和其結點(Die 中心熱點)溫度下進行評估的。在全額定負載電流時,MOSFET 通常會於接近其最大額定工作溫度(或低於特定設計餘量)的情況下運作。MOSFET 編號選擇型最終系統半導體 BOM 成本,會以此高溫 RDS(on) 決定。Wolfspeed 的 Gen 4 MOSFET 能將此高溫特定的導通電阻降低多達 21%,在較低的溫度下甚至進一步降低。在電流與接合溫度較低的輕負載情況下,橫跨不同溫度的 RDS(on) 降低,會直接轉化為更高的系統效率和更長的運行壽命。

為說明 Gen 4 MOSFET 中的切換損耗和易用性進展,請參考半橋切換操作的波形。雖然 Gen 3 元件具有優異的效能和可靠性,而 Wolfspeed Gen 4 MOSFET 進一步改善體二極體性能並將設計最佳化,帶來提升的切換速度和降低的電壓過衝。Gen 4 元件的這些效能改進,建立在 Gen 3 的穩固基礎之上,可確保產品組合轉換期間,在要求嚴苛的操作條件下仍能保持卓越性能。

圖 2 和圖 3 呈現 1200 V Gen 4 元件的動態切換性能,與同等 Gen 3 元件的比較。調整閘極電阻值,於開通期間提供相應的 di/dt,以及關斷期間相應的 dv/dt。雖然 Gen 4 元件能夠提供更快的切換速度,但此方法能以較保守的方式比較元件效能。

於導通期間,對側 MOSFET 的體二極體會斷開,使反向恢復電流流過體二極體並進入導通的 MOSFET 中。Gen 4 體二極體行為的改進在導通電流波形上非常明顯,其顯示出更快的電流恢復速度,進而顯著降低導通切換損耗。此外,Gen 4 的軟式體二極體行為可減少切換後的振盪,降低系統噪聲並改善 EMI 。兩代產品之間的開關特性類似,皆為損失低且 EMI 低。

MOSFET turn-on waveform comparison between Gen 3 and Gen 4
圖 2:Gen 3 和 Gen 4 之間的 MOSFET 通導波形比較
MOSFET turn-off waveform comparison between Gen 3 and Gen 4
圖 3:Gen 3 和 Gen 4 之間的 MOSFET 關閉波形比較

體二極體性能改善,使得導通性能提升,大幅降低 Gen 4 元件的切換損耗。在許多情況下,切換損耗的減少幅度甚至可能更大,因為 Gen 4 元件可以在更高的 di/dt 等級運行,而不會在反向恢復期間超過 VDS 安全運行區域。

Gen 4 元件在相同條件下運行時,反向恢復更為柔和,因此具有較低的 di/dt,和顯著降低的電壓過衝(約 900 V,相當於降低 75%)。

這項改善帶來遠低於 1,200 V 額定值的 300 V 餘量,增強了安全與穩健性。客戶可以用現有封裝更快速地進行切換,或採用 Wolfspeed 的功率模組等進階封裝解決方案實現更高的效能。

Line graph Switching loss comparison between Gen 3 and Gen 4
圖 4:Gen 3 和 Gen 4 之間的切換損耗比較

圖 4 呈現 Wolfspeed Gen 3 21 mΩ MOSFET 與 Gen 4 25 mΩ 元件之間的損失。當符合開通 di/dt 和關斷 dV/dt 時,額定電流的 ESW 降低了 27%。對於某些 Gen 4 MOSFET,運用較低的 Rg 值能夠進一步改善切換損耗。

Gen 4 技術改善了硬開關應用的效能,EON 和 EOFF 降低多達 15%,同時,軟切和硬切應用中的導通損失也得到緩解,工作溫度下的 RSP 降低了 21%(具有優異的 175 °C RDS(on))。

減少 EMI 的挑戰

從圖 2 的比較中可以看出,Gen 4 MOSFET 的另一項優勢在於反向恢復操作之後的振盪減少。相較於 Gen 3,更平緩的波形可將共模電壓及輻射發射量降至最低,簡化電磁干擾 (EMI) 濾波器設計。

閱讀此文,瞭解符合 EMI 規範的設計捷徑

降低雜訊可以簡化需要高速切換的系統開發,同時克服 EMI 挑戰。對於從 Gen 3 轉換過來的客戶,Gen 4 提供簡單的升級路徑,在波形操作上和系統設計靈活性方面有顯著的改善。

專為承受最嚴苛環境而設計

宇宙射線可靠性

在山區運行的電動車 (EV) 或飛機上等高海拔應用,會面臨宇宙射線引起的單次事件燒毀風險。這些因中子通量(每單位時間中子撞擊半導體的數目)引起的事件,可產生汲極至源極電流 (IDS) 流,可能導致不良後果。

Gen 4 MOSFET 的設計具有強化的抗擾性,與前幾代相比,宇宙射線失效 (FIT) 率降低達 100 倍。可靠性的提升能減少對過電壓降額的需求,達到更有效率的系統設計。此外,Wolfspeed 裸芯片產品組合適用於 185 °C 的持續運行,以及 200 °C 在於一定下時間的運行,可以承受過載和過壓事件。

短路耐受時間

短路耐受時間是馬達驅動器和牽引系統的關鍵參數,可確保故障時安全關機。Gen 4 技術支援與現有柵極驅動器技術相容之高達兩微秒的耐受時間 (2.3μs),同時不影響 RDS(on) 效能。這種強健性和效率的組合使 Gen 4 MOSFET 成為需要嚴苛之操作條件的最佳選擇。

如此一來,可以擴大安全操作區域 (SOA),確保效能穩定。讓設計上能夠減少半導體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同時不影響安全性。

高頻率軟開關應用

在軟開關操作中,例如用於車載充電器和工業電源供應器中第二功率級的超高頻率 DC-DC 轉換器,其設計與硬開關前級不同。切換損耗在本質上已經降至最低或消除,因此導通損耗為主要的損失。通常,我們在前級有一個硬開關主動功率因數修正 (PFC) 器,而後面接著是軟開關 DC-DC 轉換器。

此轉換器通常採用如 LLC、CLLC、相移全橋或雙主動橋等拓撲。在此類設計中,儘管元件仍需耐受高 di/dt 和 dv/dt 應力,並處理高諧振電路電流,但切換損耗已較不重要。

軟開關應用的主要優勢在於透過 RSP 的改善來減少導通損耗。導通損耗的減少適用於整個負載範圍,這對於具有效率要求的應用尤其有益,例如能源之星標準。許多這類的電源供應器都必須符合不同負載條件下的高效率規定,例如符合伺服器電源供應器的 80 Plus Titanium 效率等級。

系統成本和開發時間優勢

第四代 Wolfspeed 碳化矽 MOSFET 在降低系統成本和提升開發速度方面具有顯著優勢。透過改善傳導和切換效率,這些特性讓設計系統上能夠使用更小、更輕和更便宜的元件,例如散熱片、EMI 濾波器和磁性元件。

憑藉卓越的 RSP 效能,在相同的體積內可以實現多達 30% 的較高功率輸出,進而達到更高的功率密度,而無需額外的體積。

強化的穩定性及可靠性,包括降低對宇宙射線等環境因素的敏感度,讓設計師能夠使用較低的安全餘量,進一步最大限度地減少所需的半導體材料。此外,Gen 4 MOSFET 的相容性簡化了現有使用者的轉換,減少重新設計所需的作業。

如圖 5 所示,Gen 4 的體二極體柔和係數提升了 3.5 倍:MOSFET 在反向恢復情況下有效地將 EMI 降至最低,在不犧牲 QRR 的情況下提供更平緩的操作。在高達 600:1 的電容比支援下,即使處於高 dv/dt 的環境,切換仍能安全又乾淨,可消除寄生參數產生的過衝電壓風險,並確保於嚴苛條件下維持可靠的系統性能。這些改善讓開發人員能夠在縮短的開發時間內,達到最佳化的系統性能,同時滿足嚴格的效率和可靠性。

Line graphs showing technology comparison of body diode reverse recovery transients
圖 5:體二極體反向恢復瞬變的技術比較

功率封裝最佳化,最大限度地提升 Gen 4 技術優勢

Wolfspeed 持續關注客戶需求,並透過封裝策略實現系統耐用性、效率和功率密度。先進的封裝更進一步強化了 Gen 4 技術的優勢,增進散熱管理效能,並確保在功率和溫度等嚴苛循環條件下體現高耐用性。

先進封裝可將效率和功率密度最大化

碳化矽元件具有高切換速度和熱性能,突破了傳統矽基電源封裝的限制。傳統設計經常受到寄生電感影響,導致電壓過衝、震盪及閘極氧化層受損。這些問題皆會影響效率,且需要在設計上進行高成本取捨。

針對碳化矽量身打造的先進封裝技術,可將電源、閘極和共用源級迴路中的寄生電感降至最低,提升效率、降低切換損耗,且能夠使用較低額定的碳化矽元件。雙面冷卻和緊湊佈局等功能支援更高功率應用、熱控制和更高的切換頻率,發揮出碳化矽在可靠及節能系統方面的全部潛力。

將功率模組的電感降至最低,可減少電壓震盪,確保切換的乾淨度並增強效率。內部打線和芯片貼合等創新技術可將電感降低至 5 nH 的程度,進而降低切換損耗並穩定系統性能。

先進封裝可強化系統的可靠性和耐受性

創新的內部接合方式對於改善功率模組效能來說十分重要。傳統的線材連接已經被頂部接合進階技術取代,可提供更低的電阻、更佳的熱能管理,以及強化的機械結構。直接焊接或燒結到裸芯片上的銅材,能改善電流和連接強度。

銀燒結是一種先進的裸芯片附著技術,可在裸芯片與氮化矽等基板之間形成堅固的接合,確保具有優異的導熱性和結構耐久性。這種方法越來越常用於需要高功率和高熱循環的場域。

隨著功率密度提高,有效的熱能控管也相形重要。直接冷卻的解決方案,例如將鰭片浸入冷卻劑中的針腳鰭片設計(請見圖 4),可有效地從裸芯片散熱。這些方法讓碳化矽元件能夠在高溫下維持高性能,尤其是在汽車系統中。

*閱讀本文,深入瞭解壓裝針腳的系統設計優勢

可靠性在汽車功率模組中至關重要,其必須符合 AEC-Q101 和 AQG324 等嚴格標準。先進的材料和製程,可解決如高濕度滲透和線材接合處退化等會造成失效的機制。例如,環氧樹脂模具化合物正在逐漸取代凝膠型封裝劑,其方式提供優異的防潮性和結構完整性。增強的壓裝針型管腳技術可支援 PCB 連接並有更高電流容量,其採用緊湊且高功率的設計。

Product shot of Wolfspeed’s YM and XM module platforms that include pin-fin packaging technology
圖 6:Wolfspeed 的 YM 和 XM 模組平台包含針腳鰭片封裝技術

關鍵要點和結論

全新的 Gen 4 SiC 技術透過平衡導通損耗、切換性能和耐用性,在電力電子技術領域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與其它專注於室溫 RDS(on) 的製造商不同,Wolfspeed 將在實際運行條件下,以實現最高的電路價值第一要件。新平台將為系統提供功率模組分立器件裸芯片產品最佳化並為長期發展藍圖奠定基礎,從電動車、工業馬達驅動器,到 AI 伺服器、資料中心電源供應器、再生能源系統和航空電子設備等產業均能受益。

在 EV 中,較低的導通損耗可延長電池續航力,而在工業馬達驅動器中,更高的效率可降低能源使用和冷卻成本。

馬達驅動器和電網功率轉換器等硬開關應用中,改善的切換特性能實現更高的切換頻率或更高的效率,進而減少系統尺寸和成本。更低的切換損耗也簡化了散熱設計,並提升功率密度。增強的反向恢復特性可減少 EMI,簡化濾波器設計,同時解決宇宙射線所引發之單次燒毀事件等可靠性挑戰。

Gen 4 MOSFET 具備兩微秒短路耐受時間,確保在故障期間能安全運行,並與目前的柵極驅動器技術相容。在高頻 DC-DC 轉換器等軟開關操作上,降低的導通損耗可提高符合 80 Plus Titanium 標準之 AI 伺服器電源等系統的效率。再生能源系統受益於提升的效率和更靈活的散熱器設計、減少維護成本並提高可靠性。

航空電子和 eVTOL 飛行器等新興應用,重視 MOSFET 的密度和體積、效率和強健性能。Gen 4 器件專為彈性整合而設計,可將效能或可靠性最佳化,在確保優異效果的同時,滿足產品多樣化的需求。

從一開始,Gen 4 就是為先進的 200 mm 技術而設計的。Wolfspeed 已建立全球第一座,也是規模最大的 200 mm 碳化矽製造廠。這座最先進的晶圓廠,讓 Wolfspeed 站在整個產業從矽基半導體過渡到碳化矽基半導體的最前線,有望大幅提升下一代技術的能源效率和性能。

如需查看此白皮書的原稿內容,敬請瀏覽:

本譯文僅供參考,只有英文原稿才可以被視為權威資料來源。

技術支援功率應用論壇

Support

更多文章

查看全部
設計資源

採用碳化矽設計工業馬達驅動器的實用工具

Simplify, accelerate and de-risk the design process when designing industrial motor drives with silicon carbide and easily access IE4 and IE5 efficiency standards.
繼續閱讀  部落格

Footer

Social Media

  • Facebook
版權 © 2025 Wolfspeed, Inc.